近期,认真阅读了《梁家河》一书股票配资在线炒股配资,感触良多、受益匪浅。该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的成长经历与奋斗足迹。朴实的语言,饱含真挚的情感与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深刻展现了总书记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正如总书记所言:“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虽然偏远,却蕴藏着大学问,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坚定理想信念的“磨刀石”。书中记录的这段知青岁月,我们能深刻体悟到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和复兴民族的梦想。
要践行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群众路线。总书记到梁家河仅两三年,就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他熟悉梁家河的每一条沟、每一架山,熟悉梁家河村子里的每户人家。书中开篇讲述到,习近平总书记时隔支青40年返回梁家河,仍能一眼认出当年的相亲们,大名、小名都能叫出来。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中,总书记与当地父老多亲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真正了解到了人民疾苦,和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作为青年城管干部,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以民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筑牢城管和群众的鱼水之情。
要真心实意、奋进担当地为民造福。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总书记结合梁家河的实际情况,从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了铁业社。当有人质疑“要是沼气能点灯做饭,除非母鸡打鸣、公鸡下蛋”,总书记不畏讥讽,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攻坚克难,最终以敢于啃“硬骨头”的担当将沼气池修成了,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作为党员干部,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应在服务群众的工作实践中,以群众满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和检验,用真心实意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要勤于学、敏于思,努力提升自身修养,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在梁家河,总书记即便面对异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依然保持读书的习惯。放羊时、干农活时、白天、晚上,总书记书不离手,甚至跑到30公里外去借书。即使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依然不断丰富、充盈自己的知识宝库,这也为他实践“避免苦干,要巧干”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州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对城市管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都要革新提升。作为青年城管我们要加强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城市管理的经验方法,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才能提升广州城管工作水平,让广州人民在羊城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所思所行,是对初心使命的最好诠释,也为青年工作与生活提供了指引,《梁家河》值得每一位青年干部品读领会。学习《梁家河》,不仅是一次读书体验,更是一次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广大青年干部要以总书记为榜样,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岗位当阵地,把责任当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成为一名信念坚、政治强、本领硬的城管人。
【作者】马宇龙
【供稿单位】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设施建设处
【频道编辑】周丽娜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刘龙飞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哈福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